《易经》自古被誉为群经之首,备受儒家推崇,但又是道家的经典,后被道教称为三玄之冠。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雅士,再到市井之间,都是必读典籍。
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有一次非常有趣的争辩,佛家也参与到《易经》之中。后秦黄帝姚兴,于皇宫东堂内,准备进行讨论《易经》,他说:易经中有三龙,飞龙、潜龙、亢龙,龙为一,何以有三?这是第一个问题。三龙可变不可变?这是第二个问题。
首先是天水儒家、道家学者姜龛,其须发皓白,为长安儒道之首,于上座说:龙为圣人之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圣人居上位,有利群生。潜龙勿用,阳在下,是说圣人居下位没有忧患。亢龙有悔,是讲圣人在位时间长了会有灾害。三龙可变!
淳于岐说:姜先生说的对,亢龙有悔是孔子的解释。孔子说贵而无高,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出自易经的《文言》。
这个时候长安的僧人:僧肇(佛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解空第一人”)开口说话了:姜先生称圣人是龙,太过于拘泥了。三龙以象喻物,虽未一象,但是涵盖了万物万理,万物万理归之一,其实就是阴阳和动静。用阴阳表示飞龙在天为阳,亢龙有悔为极阳,潜龙勿用为阴。再用动静讲,飞龙为动,亢龙为极动,潜龙为静,这些与圣人没有一点关系。圣人不论上位、下位,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动而不止,至于极动;动而知止,息而不用。三龙因缘和合,世间无常住之物。可能转瞬就有千变万化,飞龙变潜龙,潜龙变亢龙。
姚兴懂佛理,见僧肇以佛教的理论解释《易经》史无前者,觉得非常的新鲜,也很贴切,连连称赞!其实奇门遁甲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玄古子所真传神通奇门遁甲,从不拘泥于象、数、理,变化莫测,鬼神敬畏,更是教给学习者一种奇门哲学思维,这也是很多学习者可迅速通神的秘法所在。至于佛道两家的辩论胜败如何已经没有意义了,虽然佛家思想精彩的解释了《易经》,但僧肇出家前曾深深研究道家哲学,以后我们会继续分享佛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作者:易学魁斗 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