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新闻网讯:研《易》理,关键在探究其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思想体系。本人经多年反复学研,得以下八个思想原理:
第一个思想原理,《易》乃“道统”思想原理
《帛书•系辞传》曰:“《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而在“传世本”《系辞传》中的这段话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对这两种表述,多有分歧,多有争论.有主“太极说”,亦有主“大恒说”,还有主“道家说”。“太极说”,忽略了“生生”之思想原理,不解《说卦传》“生生之象”与六十四卦内在逻辑关系。深刻理解《易》之“恒中生生”思想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应注意“恒中生生”的内化性质.“《易》有大恒”是对“易之生生”本体的推定。孔子已经在《系辞传》中以“生生之谓易”,对《易》的理论性质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极其精辟的概括,并对“易之生生”之道进行了阐述,使“易之生生”实现了本体论和主体论、自为与自在的贯通。“大恒说”,忽略了宇宙之本原、本质问题。“道家说”,“帛书《系辞》为道家传本”。
意见不一,如何解决?我主“统一说”。解读《易》思想原理,需要在《易》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整体统一性上作出一以贯之的推定,才能理解《易》之思想理路。“太极”、“大恒”,在古代用语中,大意相近,属同一层级之范畴,乃指天地之起源,万物之根本,宇宙之本原。我们后人无需再在二者之间打文字官司,无论哪一派都显“证据”不足,都是某种理解和推定。所谓“太极”,始之又始为泰始,一之又一为太一,极之又极为“太极”。所谓“大恒”,大之又大为大恒,恒之又恒为“大恒”。恒是天地之恒律、不易之道理。天施地生之谓大,易道生生之谓恒。“易有大恒”、“易道恒中”。源、本为极,长、久为恒。横向为极,纵向为恒。极恒相通,极即恒,恒即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易》乃“恒极”原理。
那么,“恒极”究竟又是什么?“太极”、“大恒”究竟又是什么?实际就是“道”。《周易》道统思想对中国哲学、对中国人的思维影响深远。《周易》概括为一个字是什幺?实际就是“道”。“天人”靠什么“合一”?靠“道”。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同道,“三才”之“道”。
《易.说封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谦卦》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意义在于,“天道”已经被说成是“形而上”的意义世界。后来虽有象数之学,但形而上的意义理论始终是易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新儒学即理学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形而上”之道,是天地人之道。天地人之魂在“道”,宇宙之本在“道”。
作为中国哲学根本问题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自《周易》。《周易》包含宇宙观。宇宙观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就要求我们按照自然规律和原理去办事。《周易》认为,先有天后有地,天地相合又有了人。所以,世界归根是源于天。这是《周易》的“创世说”。《周易》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两两组合而成,这八个单卦均以自然界八种物质或物质现象命名。乾天、坤地、震雷、巽风、离火、坎水、艮山、兑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都是物质现象。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尤其十九个互卦皆有物或物象。六十四卦的爻辞,也有物质内涵。如否卦,初六:拔茅茹以其汇,有手有草。六二:包承,有用于包裹的布之类的物质。六三:包羞,同上。九四:有命无咎,有生物。九五:休否,有人,有木。上九:倾否、有人、有家具(贝)。《周易》以天为源,以物为本。
《周易》对于天、地、人,有时二分法,天、地,有时三分法,天、地、人,但都是合一,天人合一,或是天地人合一,都是一个意思。《易传》已经提出了形而上的“天人合一”[2]的思想。天地二者如何合一呢?先有天后有地,天地相合又有了人,三性相通。就“卦位”而言,每一卦都有六爻,上两爻象天,下两爻象地,中间两爻象人,构成天、地、人三材。就卦义而言,则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说明天人关系。实际上,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六十四卦,还是作为子系统的个体卦,都是从不同方面说明“天人合一”的。《周易》运用了类比的思维逻辑,即所谓“取象比类”的方法。其根据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上》)。它认为,自然与社会、天与人,有一种“同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以类相从”。比如《周易.乾.文言》云:“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美也”。
{作者简介:吉林省人大常委、国际易学应用学会名誉会长、吉林省周易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吉林大学教授,原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