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思想原理,《易》乃“阴阳”思想原理

来源:  编辑:

     中国周易新闻网讯:《周易》概括为一个字是“道”。《周易》概括为两个字是什么?我认为是“阴阳”。《周易》是一整套符号系统,其基本要素是C(阴)一(阳)二爻,二者的不同排列组合,便构成六十四卦。整个《周易》极其丰富的内容,均源自这C(阴)一(阳)二爻不同排列组合。这同生物的基因排列组合相暗合。C(阴)一(阳)二爻就是《周易》的“基因”,它们在每一卦中存在,而且起功能作用,它在每一卦中的地位不同,作用也就不同,因而显出复杂多样性。“中和”思想强调和谐,并且认为和谐是最高的目标,是最理想的状态,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尧典》记尧“协和万邦”。《周易.系辞传下》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经•乾卦》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种“阴阳合和型思维模式”用一个现代词语亦可称之为“基因组合型思维模式”。

    《周易》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专论阴阳八卦的着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及其规律,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对立统一和负阴抱阳,是中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表述,其实质相同。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表述是对立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分阴阳说明二者不同是对立,既负又抱说明阴阳不可分离是统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冲气以为和则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既对立却同居一体,既同居一体却为何对立。原因是阴阳双方在消耗自身的同时,既增长了自身的势力,又抑制了对立面的消耗和势力增长。双方就是在这样的消长运动中达到平衡,从而使负阴抱阳的平衡体,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存在。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事物灭亡的时候,构成了万物皆有生命(持续时间)的从有到无的过程。中国人应用对立统一负阴抱阴的规律,表现为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易经》对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应用是最具特色的,可以说达到了无处不用,处处都用,出神入化的地步。《易经》以阴阳为基础立说,研究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基础是一分为二的。六十四卦,两两相偶,非复既错,组成完整的循环。错卦就是从卦体上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有的在同一循环中相错,如坎和离,颐卦和大过,睽和蹇,中孚和小过。有的在同一循环中复卦和错卦相同,如随卦和蛊卦。渐卦和归妹卦。泰和否。既济和未济。其它错卦,分处于不同的循环之中。六十四卦两两相偶构成同一循环,但在一个循环中卦名和卦义都体现一分为二。最明显的有乾和坤、师和比、泰和否、剥和复,颐和大过、损和益。震和艮,咸和恒,既济和未济。等等。每一卦名所含的意义也是一分为二的,如同人卦,既包括自己追求与人相同,也包括用自己的德行同化别人。又如明夷卦,既含有光明被遮盖,又包含光明远大。这样的例子在《易经》中随处可见。每一卦从初爻至上爻,可以是阳爻,也可以是阴爻。有当位、失位之分,是一分为二。同一爻辞之中也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既为龙应当有用,但却断为匆用。又如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亡是死,系于苞桑上显出旺盛的生命力等等。还有爻位位置上的体现,上爻居宗庙之位按礼当吉,但是上位己到卦之末,处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结尾,却多显不吉。初爻居于最下位,按礼多不吉,但是有许多爻辞中却是吉义。因此,《易经》上的各爻位,无论是阴爻还是阳父,处之皆有既吉又不吉之义,都含有一分为二的思想。

    《周易》是用阴阳的对立统一来说明天、地、人,在不同条件下阐述事物的绝对性,并肯定事物的相对性,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周易》中关于卦爻象变化、人事吉凶变化、自然现象变化的记载和对世间万事万物进行论述,都有相反相成的性质,对立统一的性质,辩证思维的性质。《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与之相对立的事物,同一事物也有对立的两方面,这是绝对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同一事物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周易•泰卦》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了,但到了极点它会走向反面而成凶险;《周易•否卦》是最不利的,但走到极点,却会达到反面而为吉利。六十四卦,构成了三十二对矛盾体,范围了我们生活的全部。

      {作者简介:吉林省人大常委、国际易学应用学会名誉会长、吉林省周易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吉林大学教授,原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投稿邮箱:zgzyxww@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周建13991001616 方长满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周易新闻网版权所有,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3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