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周易》思想

来源:  编辑:

  中国周易新闻网讯:管子(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人(颍上县),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管子》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它托名管仲,但并非管仲所著,它是汇集了从春秋到秦汉多家学说的一部论集,《管子》一书,蕴含着《周易》“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表现人与自然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周易》最高的理想境界。它强调人与自然,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当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哲学界是一贯始终的,但诸子百家对其理解各有不同。如老子主张的是“向天而合”,先秦儒家却注重“天人之分”的伦理;孟子趋向于“天和与人”的思想。《周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原生态的母体,《管子》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天常”和“天道”的概念,与诸子共同养育了“天人合一”思想。管子辅佐齐桓公执政40年,使齐国成为春秋霸主,客观上发展了中华文明。管仲的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为了富国强兵,在天道观和人道观上多有建树。

  自西周以来,中国哲学在天道观上讨论了阴阳、五行以及“物生有两”的思想,但未把“天道”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侧面明确提出来。《形势解》说:“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故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这里所谓的“天常”,实际讲的是天气、天象的规律性,就是天气天象变化中那个守恒不变的东西,“常”已成为一个哲学概念。这是管子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天常”“天道”的概念。“天常”的本质,管子用阴阳的概念来说明“春秋冬夏,阴阳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作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管子把这个守恒不变的东西看作是阴阳,实际上就是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

  《管子》所说的“天”,不是上帝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他强调天的客观性,但也不否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形势》篇中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在《版法》篇中他更明确主张“法天象地”“法天合德”。天地“无私无欲”,人君也应该无私无偏,人君要有广阔的胸怀,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管子・形势篇》说齐桓公“欲王天下”,是政治活动,但在管子看来,主要是把握“天之道”,即自然规律。如果违背了“天之道”的自然规律,就是有了王权也会丢掉。

  《管子》的五行论。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人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创造出来的一种取象方法。五行的意义包含着阴阳变化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是揭示宇宙规律的理论。20世纪七十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其《要》篇中说:“《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之,故谓之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木、土尽称之,故律之柔刚。”在战国中期齐国人邹衍对原始的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将阴阳说与五行说结合起来。而管子对阴阳五行的完善,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管子》一书中,留下阴阳五行结合的不少内容。《管子・禁藏》中,五行体系开始渗透于阴阳学说,表现在“四时教令”思想体系之中。贯穿阴阳五行思想的篇章,主要有《七臣七主》《地员》《幼官》等。《管子》建立了一个以气为本原,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融合阴阳说与五行说于一体,并配以四时(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中的比较完整的阴阳五行体系。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投稿邮箱:zgzyxww@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周建13991001616 方长满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周易新闻网版权所有,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3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