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周恩来纪念园志愿者高 嵩
70年代,我在北镇卫生清扫队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会计、后招工参加了胜利油田、东濮油田的石油会战,80年代初,我从央企的油田单位调回了地方国营的滨州印染厂。
改革的排头兵
88年张可信厂长承包了滨州印染厂后,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第一炮选中了印花车间的前处理工段083工段,我当时正在083工段工作,厂部面向全厂进行了招投标,我和当时的车间付主任进行了投标答辩,由于我创造性的发明了人跟布走的潮水式循环工作法,一举中标,当月的产质量大幅上升,原来月产量40来罐布,我承包后第一个月就干到了60罐布,当时的全厂人均月工资240元,我们083工段达到了280元。
1989年在印染厂被授予“改革新星”
随后厂里以083为样本,对全厂各大车间进行了招投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高潮,我的事迹也通过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中国访识报、山东工人报、惠民大众报进行了多种报道,年终我被评为滨州印染厂改革新星。
90年代,省内外国有印染企业纷纷倒闲落马,滨州印染厂迎风而上,创造了轰动全国的滨印现象,并孵化出,华纺集团,愉悦家纺集团,两大产值超30亿的公司。
滨州印染厂当年的改革为滨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也有幸成为了滨州印染厂改革的排头兵。
建议为周总理立碑
1996年初,周恩来总理去逝20周年,骨灰撒放滨州黄河已20年了,滨州从没有搞过祭奠活动,我骑自行车跑滨州各学校,联系各学校学生会,看能不能为敬爱的周总理叠点白纸花撒到黄河里祭奠一下,当时的学生会干部名单我还保存着北路高二一班王军岩、耿伟、杨斌滨州师专、理、物理系范长慧、供销技校马新州、卫生学校薛子军。经济学校张近臣同学等,他们热情很高,很积极,但是由于当时受通讯交通限制,最后不了了之。那时他们还是17.18岁的孩子,现在他们也40岁左右了,也不知他们干什么工作了,现在周恩来总理骨灰撒放地纪念碑立起来了,欢迎他们到纪念园走走看看。
后来东关村搬走后,盖了双碑亭,我就跑城区建设指挥部,建设局、规化局、建议能不能在双碑亭内为周恩来总理骨灰撒放记这篇文章立个碑刻在碑上,并在报纸上向市区两会提了建议,我6次去城区建设指挥部,城区建设指挥部的宋同志提出说你写成书面材料,我就写了建设文史走廊的建议,滨城区原政协主席周克宏接访时,接见了我两次,说这块碑立是定了,以什么形式,什么地点,我说黄河大桥东侧,2017年3月3日,杨柳雪搞活动我去了,见到了市委副书记张凯、滨城区委书记张保亮,我给了他们材料,他们看了都说很好。
我成了滨州周恩来纪念园志愿者
去年九月,纪念碑立起了,我马上骑行到了现场一看、很震撼,180吨重,18、98米高度的景观石纪念碑、全国独一无二,立在黄河左岸,才知道碑是黄河生态园老总曹文滨拆巨资所立、也了了我的心原,后来曹总聘用我为滨州金天地黄河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开发顾问、顾问委员会的老同志们还让我担任了副秘书长、我参加了纪念园的一切活动,我成了周恩来纪念园的志愿者,每天到纪念碑前为参观瞻仰者讲解纪念碑寓意和周总理精神。
关注民办教师
2003年2月底,我碰上了原滨印小学校长丁福堂他当时是第三小学副校长,我问他现在谁是滨城区全国人大代表,他说四中的董风华老师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天下午两点多,我就骑自行车到了四中警卫室、警卫室的保安人员说董老师今下午在警卫室接访群众,我就等到三点多,董老师来了,她说你是我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接访的第一位群众,我就向董老师反映了能不能提个建议为进入高年龄的老民办教师发放生活费,董老师说这次十届一次会议主要是选举模届,再说议案我也写好了,是关于环保方面的,董老师还说财政困难,滨州市(小市)公办教师还发布不出工资来,通过了解,董老师也是民办老师转的正,我说小组会上提提也行和别的地市人大代表沟通一下,只要带到会上就是胜利,董风华代表出席了十届、一十届两届人大,共计十年,后来,我参加滨城区的接访活动、区人大主席,魏景芳接待了我,我提了民办教师发放生活费的问题后,他给我开了条子,让我到区教育局、区教育局的一位科长说民办教师转正工作是他经手办的,当时滨州小市共1800人,转了800人。
我时刻关注民办教师这个群体高杜居委会的高承照,六街居委会于树森这些老民师都知道这件事,2014年我去市规化局反映情况,正赶上分管建设的王副市长带领十多位局长视察新八中,他们在广场上等人,这次是我见到的局长最多的一次,说到老民师的问题他们说滨州也下来文件了,从2003年我提出建议到2014年发放,历经11年,全国有470万民办教师领到了生活费,钱虽然少了点,但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在特殊年代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们,随着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会越来越好。
为学生讲解纪念碑寓意和宣传周恩来精神
续修滨州高家族谱
2006年夏天,我的本家哥和平居委会书记高成亮给我打电话说高杜居委会的高承照叔来请家谱,我们高家的族谱是民国二十六年在北镇五福堂庙的戏台处发行的已八十多年了,当时北镇商团还派了六名士兵警卫,并留下了北镇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张照片,历经文革、辗转五个家庭最后才有我保管,第二天我就带着家谱到了高杜,当时的书记是高立国,找到承照叔后,我们三人商定先复印,到了复印社,复印一上午,因为家谱四本,没印完,正好电业局有人在高杜施工,我们在饭店吃了饭,下午才把四本家谱印完,后来高承照叔风餐露宿、辗转周边几十村做好了六续家谱的前期工作,但是续修族谱需要资金,就停了下来,高杜居委会杜民生书记是个注重传统文化的人,他组织了班子,聘用了专家史志办候玉杰老师做主编,不惜从人力财力、启动了滨州高家族谱的编辑工作,我天天往高杜跑。并组织了老北镇各村居的读谱工作,历经11年滨州高家在高杜居委会门口进行了发行大会,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到,老族谱在我手里也传承下去了,我由衷的感谢杜民生书记,了了我的一个大心愿,做为续谱的发起人之一我再次对高杜居委会说声谢谢。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伟大祖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伟大进步,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所建议的建设文史走廊,北镇玉皇庙,建设黄河书法碑林、建设滨州解放纪念碑,滨州解放广场,一定能够实现,共和国改革开放五十周年,再见!(作者:高 嵩,原滨印集团退休职工,现滨州周恩来纪念园志愿者)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