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人生修养不仅要有明确的方向目标,而且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在这方面,《易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借鉴的智慧?
王:《易经》所揭示的主要修养途径,用一字概括就是“行”。修身之道,贵在践行;修而不行,终不能成。《易经》有《履卦》,专讲践行之道。所谓“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是说人的行为修养之道,宽广坦荡,只要善行其道,即使一时陷入困境,饱受委屈,也终会有吉祥善果。正如兵法《三略》所言:“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就是说按照此道走,必能有所得。
记者:就军人而言,如何行?从哪里行起?走向哪里去?这是读者关心的。
王:《易经》告诉我们四个字:果、俭、律、谦,即行于果、始于俭、守于律、成于谦。《蒙卦・象传》说:“君子以果行育德”,即君子要“言必信,行必果”,以果敢的行动来培育良好品德。为什么修德要有果敢精神呢?一是经验表明:恶人之恶易,恶己之恶难。如果说讳疾忌医,莫过于讳人格之疾、忌道德之医了,故有“知易行难”之说。二是道德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老实人吃亏”的环境里,道德之行往往要付出精神和利益双重牺牲的代价。所以,“育德”之“行”,非“果”不能。
记者:说到“俭”,想起《左传》中的故事: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大夫御孙却认为这是奢侈之举,他说了一句千古箴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说明“俭”是百德共有之根基,有德者皆从俭中来;“侈”则反其道。
王:这是对《易经》“俭德避难”的最好注脚。《易经・否卦》的《象传》说:“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就是说,君子要以养节俭之德性避灾免难,切不可以功名利禄为荣。《节卦》说“甘节吉”、“安节亨”,是说乐于节俭就能吉祥,安于节俭就能亨通;该卦《象传》又说:“苦节贞凶,其道穷也”,意思是说以节俭为苦者,卜测必有凶兆,必然要走向穷途末路。所以说,俭德方能避凶难,奢侈难免遭祸殃。老子的《道德经》之所以视“俭”为立身处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义理就在于此。
记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草茫茫》中说:“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也无不感叹地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什么会有“奢者凶、俭者安”的因果效应呢?
王: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生演化逻辑的昭示。北宋司马光撰《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古今一理,由失俭德走上人生穷途、家境败落、政坛末路的不见其少。作为革命军人,若能以艰苦奋斗为荣、为乐,小则可以利己利家利亲,大则可以利军利国利民。
记者:艰苦奋斗和严守纪律都是我军的军人道德规范,立德修身既要从俭做起,还要有纪律保障。您在《史略》中,曾将《易经》中的军纪问题作了概括,能在这里给读者进一步展开解读一下吗?
王:《易经・师卦》说:“师出以律,否藏凶”。否藏即“不好”之意。该卦《象辞》解释说:“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师”就是军队。是说军队必须有纪律,失律必然招凶险。一般说来,执行纪律有两种情形:一是建立在刚性强制基础上的纪律;二是建立在自知自觉基础上的纪律。前者属于他律之“律”;后者才具有真正道德意义。对军人武德修养来说,纪律是把他律规范内化为自律的重要途径。所以,“守于律”既是军人武德要求,又是军人养成良好孕缘闹匾保障。
记者:您在《史略》中还告诉读者: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教育部下时,提出的“古之大将,惟谦善终”、修身之行贵在“成谦德”之说,缘于《易经・谦卦》的义理。“惟谦善终”和我们常讲的“满招损,谦受益”,应是同理。
王:“满招损,谦受益;终日乾乾,自强不息”,这是陈毅为自己写下的座右铭。这些都是《易经》讲的道理。《易经》的《谦卦》象征谦虚卑退、吉祥亨通之意,是六十四卦中唯一无凶辞的“全吉卦”,它告诉人们,只要依“谦”而行,必能大吉。如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是说有谦德之人万事皆能亨通,君子行谦德能善守善终。所谓“谦德”,就是谦虚卑让之德。老子说“上德若谷”,谷虚纳百川,源丰流水长。所以古今修身皆以“谦”为上。戚继光依据《谦卦》义理阐发说:“有功能忘,有劳不伐,谓之谦;取人为善,收服人心,谓之虚。”并谆谆告诫部将下属,“《大易》惟谦卦无凶辞”,“成谦德”是“全身完名”之“上计”;要视“辛勤劳苦”、“立功建业”为职分所当然等。此论未必无瑕,但其要义是值得借鉴的。
记者:“团结出战斗力”,已成为治军用战的一条铁律。我感到,在团结和谐方面《易经》有诸多精神资源,对培养军人健康品格,加强军队内外团结,有一定借鉴价值。
王:有一成语叫“同心断金”,即出自《易经・系辞上》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它告诉我们,团结心齐力量大,和谐心语香如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团结和谐的群体中,就可以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效果。二人同心,就可以断金,那么百人、千人、万人同心呢?其合力之大就不可估量了。这是讲团结的重要性。
记者:军队是一个由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员组成的战斗群体,每个人的生活习俗、文化结构、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等各不相同,这些个性与军事集体、个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都会成为部队团结和谐的障碍。因此,更需要加强军人“同心断金”精神品格的培育。
王:关于培育军人团结和谐品格,从操作层面说,《易经》的启示主要有两大方面:即“保合太和”、“厚德载物”。前者是目标和方向,后者是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格保证。“保合太和”一词出自《乾卦・彖传》:“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亦作“大和”,是指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大和谐;“利贞”就是大吉大利。就是说,只有保持符合“大和谐”的发展之道,才能赢得大吉大利。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支军队等都是如此,只有善于营造团结和谐人文环境,建立“同心断金”的人际关系,才能为自身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才能赢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进步。
记者:营造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就军人个体而言,需要培养“厚德载物”的气质和胸怀,为增强部队团结和实现个人发展进步奠定理想的人格基础。
王:“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坤卦・象传》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之博厚,载物育民,一成万类之母体,故有山川秀丽,物种繁茂,生机勃勃之景象。国学大师梁启超申明“厚德载物”的大义:“君子接物,度量宽厚,尤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严,责人甚轻。”人生修养达到如此境界,就能营造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靠得越近,彼此看对方缺点就越多,就越难搞好团结。这和我们讲的亲密无间的战友情、同志爱的观念有一定差距。
王:是的。“亲密无间”就不是若即若离。在人际关系上,对于有些人来说,之所以“距离产生美”,是因为他(她)还没有达到“厚德载物”的修养境界,缺少容人容事的宽厚度量。不可否认,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难免会生出一些躲避不了的磕磕碰碰、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不过,只要严于责己,轻于责人,就能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距离越近,对对方的优点长处也应是看得越多、越清楚。多学人之长,少论人之短,这不是既有利于自身进步,也有利于团结同志吗?但是,对朋友、同志缺点错误“少责”、“轻责”,不是绝对地“不责”。有的缺点错误如果有碍于对方进步、群体团结的,给以善意的批评提醒,也是厚德泽人、利群的表现。正如陈毅元帅所言:“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有的同志把“老好人”当作“厚德”的榜样,这是一种误读。
记者:“厚德载物”的品格,对于领导者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不只是个人私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形成合力,能否率下服众的“政德”、“将德”要求。
王:确实是这样。《易经・师挂》说:“师贞,丈人,吉,无咎”。“丈人”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就是说,正义之师,有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统帅,才会吉利而无过失。可见,对领导者的厚德诉求要求更高。从有利于团结视角看,主要是:宽宏大度、不计私怨,忠厚诚信、正义公平,虚己受人、从善如流,不私亲贵、不遗卑小……不过,经验告诉人们,位高与德厚未必都能成正比,出现二律背反的现象也不少见。这是影响稳定、妨碍团结和谐的重要因素,很值得警惕。
记者: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使命感和危机感的动力之源。许多学者认为,《易经》是一部饱含忧患意识的著作,忧患意识是《易经》的基本精神。
王:确实是这样。《易经・系辞下》开宗明义指出:“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明于忧患与故”,就是说要能认识到忧患所在及忧患的原因。还指出:“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后人据此,将《易经》定性为“忧患之作”。
记者:军人为战争而存在,保卫国家是军人的天职。作为军人,必须常怀国防忧患意识,“安不忘危”,“和不忘战”。
王:《管子・参患》告诫说,“不积务于兵者,以其国予人也”。国无忧患必然疏兵轻武,这是衰亡的先兆。兵法说,“备者,出门如见敌”,只有不忘敌情,长存忧患,才能备好战、战则能胜。
记者: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期的和平环境,往往会淡化人们的忧患意识,滋生贪图享乐之风,淹没国防精神。
王:享乐主义是败坏军风、瓦解斗志的腐蚀剂,是败军亡国“主义”。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就是在贪图享乐、厌兵废武的军风国风中从地球上消失的。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的“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扬文抑武,给享乐主义铺就了温床,国富而兵弱,“美酒”最终变成“苦酒”,国防精神窒息在“杯酒”之中,直至南宋偏安一隅,依然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
记者:面对享乐主义的朝风、军风、国风,岳飞曾无不忧虑感叹:“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王:大宋王朝最终是被自身的享乐主义倾覆了的。明王朝又重蹈国风军风腐败殇国的覆辙。看那些“庸将败德”之徒,终日里只知“奔趋奉承”,“乞誉求名”,“钻刺应酬”,“既得患失”,“虚空”、“贪饕”等。如此“庸将”治军,岂有不乱军废武之理?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之中叶,武备废弛,疆圉有警,大抵鸠乌合以赴敌,十出九败。”
记者:李自成也是被自己的享乐主义打败的。进京后,他和将领们“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山海关,几十万大军却在京城里恣意享乐。
王:满清王朝盛世期“八旗兵”的腐败,同样预兆着大清帝国的没落。当年的八旗子弟,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大清王朝一统中华,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随着和平的到来,这种战斗精神和战力也开始走向终结。八旗子弟们凭借祖宗福荫,领着“月钱”,游手好闲,骄奢淫逸,耽于安乐,奢侈无度,恶习累身,腐化沉沦;至清末,这支八旗兵已经变得腐朽透顶,昔日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铁军,在战场上一触即溃。
记者: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越是和平时期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战争到来的准备。
王:《易经・乾卦》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厉”为“危”,“乾”本意为“健”,引申为“勉力”、“自强”之意。其意是说,君子要朝夕勤勉、戒惧,不敢稍懈,如临危境,才不会有过失。《易经・系辞下》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这就是提醒人们:要从看似平平常常、了无风波的情境变易中,看出四面八方危险重重的境象。总之,“朝乾夕惕”是忧患意识的实践诉求,它警示和要求人们,要朝夕谨慎,兢兢业业,常以危厉自警,谨防不测,以保其无灾无过、立德立业。对于军人来说,要把国防忧患意识付诸实践,转化为行动,就是要以“朝乾夕惕”的精神履行职责,献身使命,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功立业。
记者:《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您在新著《中华传统武德发展史略》中,对《易经》有关军旅修养的思想作了勾玄提要。能否与读者系统地谈一谈《易经》精神对当代军人军旅人生修养的价值?
王:《易经》是兵经之首,兵家思想之源。《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指伏羲、文王、孔子;“三古”即指上古、中古、下古。“三古”之世,尤其是文王、孔子时代,正值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军事活动深刻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军事活动实践必然是《易》文化产生的重要源泉。
记者:晚年的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感叹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则无大过矣!”自称“五十知天命”的孔子,50岁以后的岁月里还是有“大过”的,这才后悔学《易》晚了。可见,《易经》又是修身之学。
王:是的。由于以《易》占卜数千年,人们对《易经》多有误解。其实,真正的《易》学家从不以占卜迷信为学。先秦思想家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就修身而言,学习《易经》重在修身立业,要在把握“明象位,立德业”的精义。对当代军人来说,就是要明确自身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所处的位置和价值担当,从《易经》中吸取有益精神元素,长智慧,少错误,明使命,立功德,使军旅人生更有价值。
记者:《易经》中的“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核心内涵。
王:《易经・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健强劲,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坚定刚毅,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地奋斗。《乾卦・文言》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乾乾”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偕”是一起一同之意,“与时偕行”也就是“与时俱进”。中国的诸多远古神话、寓言,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盘古开天地等,无不彰显着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的伟大民族精神。毛泽东就曾用愚公移山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记者:神话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个性张扬。西方有“恐惧创造神”说,但是从中国的主流神话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大无畏的改天换地精神,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的永久奋斗精神。
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青年发扬永久奋斗精神。他在以《永久奋斗》为题的演说中引用一首古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倘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毛泽东由此提出: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要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易经》中的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精神,实质上就是永久奋斗的精神,是“非常要紧”的好道德,是革命军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记者:自强不息、与时偕行的永久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时间不会停息,自强不能停息。所以,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王:《易经》之“易”有三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变易”是《易经》辩证法则的核心。自然、社会无不与时偕行地“变易”着;先进与落后、困难与顺利、失败与成功等,也在不断地转化着。所以军旅人生只有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才能适应各种变化了的新情况,不负青春,不辱使命,取得新进步,作出新成绩。
记者: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时时事事都顺利得意。那么,在困难、挫折、失败、逆境等背运失意时,要走出困境,《易经》给我们哪些启示?
王:《易经》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坚信和坚持“否极泰来”、“穷变通久”的“变易”法则。“否极泰来”是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否》、《泰》两卦名得来的。“否”是坏的、不顺利的,“泰”是好的、顺利的。“否极泰来”告诉我们,坏运逆境到了尽头、极点,就会向好运顺境转化。坏运逆境是尚未把握好的好运顺境;一旦把握好了,好运顺境就会变为现实。
记者:这就告诉人们,在坏运逆境之时,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气馁沮丧,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把握“否极泰来”之真义,努力付诸实践,就能变“否”为“泰”,迎来美好人生前程。
王:《易经・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穷”,非指穷富之“穷”,而是尽头、极点之意;“通”指亨通、畅达;“久”即长久、长远,指光明美好的未来。这条法则所揭示的辩证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走到了极限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变化就能亨通,亨通就能到达美好与光明的未来。但是由“否”至“泰”、由“穷”至“通”之“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坐地等来的。毛泽东说得好:“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变”是“干”出来、“革”出来的。《易经》有一《革卦》,象征变革、革命。“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既需要遵循规律,更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付诸行动。总之,只有顺其变化规律努力为之,才能走出困境,达到“否极泰来”、“穷变通久”的境界。
相关资料链接――
《中华传统武德发展史略》(王联斌著),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中华武德初萌、孙子与中国古代武德文化体系的建构、《春秋》三传中的武德是非之辨、墨子“非攻”说的武德思想、商鞅与商鞅学派的强兵安国之道、《司马法》的军事仁本主义等三十二章内容。该书对《易经》有关军旅修养的思想作了钩玄提要,对古代兵家、兵书中有关《易经》的精神也作了适度引证、引申和解读。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和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 美之至也!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有孚”,“惕出”,上合志也。“有孚挛如”,不独富也。“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