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新闻网讯(通讯员:冷俊成 鞠永平)5月13日上午,今年80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张大华,从苏州回到阔别64年的故乡――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得知某些村干部不同意花2000元钱修复张王庙古碑额,老人爽朗的表示:“这笔钱由我出,赶快抢救家乡的文物。”
据了解,老人在苏州有个最初拥有30万元人民币的“大华个人爱心基金会”,是老人退休后创作书画作品,被别人收藏的“润笔费”。目前已经在献爱心,做公益事业方面花掉8万多元,他表示近两年将多关心家乡的文物保护事业。
得知张大华老人将陪同友人回到家乡参观的消息,华山村老年协会书画社的一帮“笔友”兴奋不已,特意买了几挂炮仗在村口燃放、迎接,以感谢老人近两年对书画社活动的支持。据书画社负责人解小祥介绍,张大华老人与他素未谋面,仅通过电话及书信往来,这两年共向书画社捐款4000元。而居住在龙脊街上的冷女士、解先生等,与张大华是小学同学,已经64年不照面,张大华还能一口能报出他们的名字,其记忆力之好令人佩服。村委会主任戴金中特意赶往村老年协会,欢迎老人,并向老人介绍有关情况。
在华山村张王庙对面的农家小院的瓦砾堆中,现藏有一块三面雕龙的破损碑额,据称是张王庙基碑额首。其铁线篆书经专家考证为“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而碑身由于曾泡在池塘中做水码头达40余年,已风化磨平,仅少数文字隐约可见。民间传说相传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有关人士考证,这个碑是明朝天启元年,也就是1621年董其昌在南京负责国子监的时候,镇江东乡生员参加考试的一个纪念碑。碑最上面有一个当时的名人虞大伏,还有几个人应该是负责考试的官员,董其昌后来升任礼部尚书。张大华老先生认为,无论此匾额是否是董其昌亲笔所书,都有一定史料价值。
有村民告诉张大华老人,村里面曾经就此匾额的保护问题开会研究过,得知由焦山碑刻博物馆推荐的高资石匠开价2000元即可修复古匾额,有人不同意,称重新制作一块新碑几个钱?粘合一下难道就要花这么多钱?故不同意,所以耽搁下来。张大华老先生称,花这点钱,保护的是几百年的历史,值得!
张大华老人告诉记者,1952年他16岁时小学4年级辍学后去苏州学徒。56年入党,后调公安局从事政治保卫工作,以及为“文革”中遭受破坏的知识分子搞纠错复查工作,96年从教育战线退休。退休后方才练习书法,大量作品都送给了喜爱的人。两年前,苏州一企业家因酷爱他的作品,花30万元买断他的旧作,他也就此搁笔。他说,我拿这些钱搞了个个人爱心基金会,以“姑苏老柏”的名义做一些爱心和公益活动,一般资助2000元至万元不等。华山村是我的故乡,对它的未来和发展,我当然更要关心和支持。责编: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