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易新闻网(记者:许顺喜)报道,业的竞争力、贡献力,不仅体现在发展水平和效益创造上,更体现在社会责任与担当。作为中国草原生态修复的引领者,蒙草将“为草原”作为企业向前的驱动力量,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践行与创新,寻找着让草原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015年的岁尾,蒙草公司变得分外忙碌。从组织社会各界热情参与“为草原发声”活动,到火线支援锡林郭勒盟地区遭受雪灾的牧民,都能看到蒙草坚毅、果敢的身影。身为中国牧草行业的领军企业,蒙草在完善自身产业链的同时,担当着发动社会公众关注、带领牧民致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等社会重任。
发声行动捍卫草原
“为草原”,彰显着蒙草公司朴实的价值理念。茫茫大草原的生态保护、开发,不能由着一家人孤唱,而是要感染、引领最广大的公众去共同关爱草原。为此,蒙草公司官方发起“为草原发声”活动,以#为草原,我做的还不够#为话题,吸引无数网友在朋友圈和微博中发布视频、文字,为草原发声,诉说草原情怀。
草原歌手布仁巴雅尔曾以一首《吉祥三宝》广为人知,作为蒙草生态大使,他也为本次活动倾情献声。虽然离开草原已经很长时间,但是布仁巴雅尔一直关注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他为首的吉祥一家,对草原都有着特殊的情感,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一直在为草原公益事业努力。此次,他们借助“为草原发声”公益活动的契机,用发声的形式赞颂草原上“马、牛、羊、花、草”精神,把对草原的深情厚爱,以及坚韧质朴的草原精神,传递到每一位热爱公益事业的公众心中。
一时间,#为草原,我做的还不够#刷爆了朋友圈。语音、视频、图文等各种形式的“发声”,满载着网友对草原深厚的情谊,在微信和微博中不断扩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在年末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强有力的“发声”。
“为草原发声”,作为蒙草公司“为草原”大型公益活动2015年度的收官之作,一如既往地传递着“用行动,捍卫草原”的坚定信念,有力地唤醒各族人民对草原的深厚情感,用发声抒发自己对草原的热爱。
蒙草牧草支援雪灾牧民
为草原发声,蒙草用实际行动支援牧区稳定发展。作为内蒙古重点龙头企业,锡林郭勒盟群众的灾情,牵动着蒙草人的心。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先后6次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平均降雪量较往年同期值高出3倍。其中,西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等地区平均降雪厚度达到22厘米,野外更是达到40厘米。大面积降雪给牧业带来极大冲击,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正镶白旗全境受灾人口达5.3万人,受灾牲畜达20多万头只。
当正镶白旗部分牧民没有充足饲草储备,牧区饲草料供应出现严重短缺,价格一路飙升时,蒙草牧草公司迅速决定启动牧草银行储备,紧急调拨价值200万元的天然牧草驰援正镶白旗。2016年1月3日,克服重重困难,历时4天,紧急驰骋1000余公里,安全输送首批300吨牧草抵达正镶白旗。
蒙草公司捐赠的这批抗灾保畜牧草,市场价值达到200万元,可以为2000户牧民,20万只羊,提供15天的饲草供应,是当之无愧的雪中送炭,企业已把“救命草”及时发放到最需要的牧民手里。
“牧草银行”发挥威力
蒙草“牧草银行”的建设,主要以调节牧草产品气候因素导致的产量、价格不稳定的情况,蒙草根据牧民与蒙草以往的合作情况及信用记录,对牧民进行评级,在牧草欠收的年份,按照其评级评定,通过按照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或者赊账等形式,向信誉良好的牧民销售牧草。“牧草银行”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将草业交易明显地规范起来,进一步推动草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国内唯一以草业实现上市的企业,蒙草把发展草牧业与实施现代畜牧业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粮草兼顾、生态优先、草畜协调发展”的原则,创新推行“牧草银行”商业模式,致力于牧民草产品的风险保障。此次的正镶白旗“白灾”的捐助,正是得益于牧草银行。
未来,在“蒙草牧草银行”中,牧民的草产品可以“存储自愿、自由流转、受益稳定”,存入草产品按标准获利;也可用“现货、现金”交易草产品,或用草产品的收益兑换草种子。把“草-草原-草产业”一体化运营,既能解决内蒙古牧区的实际发展问题,也是在创新一个完整的产业模式。目前,蒙草在呼伦贝尔等地建立收草基地,由蒙草提供资金、仓库、技术,帮助牧民对天然草进行收储,实现牧民经济的增收,还保证了牧草的质量。
草业是草原生态的基本单元,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草业的发展,就没有畜牧业的发展,更谈不上现代化畜牧业。作为坚守草原生态事业20年的蒙草,在修复、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帮助当地牧民改善生活,助力草原生态经济圈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了草原生态圈的发展。
为草原发声,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
无论是通过公益行动号召公众“为草原发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是用实际行动以天然草援助雪灾牧民度过难关,抑或是以“牧草银行”带动牧区经济发展,都体现出蒙草公司对草原的深厚情谊。相信在蒙草公司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草原一定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同一片草原! 责编:单玉志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