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峰接受本网主编许顺喜的专访
中国周易新闻网(记者:许顺喜 摄影:刘广庆)报道,《太极拳论》有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几句话是《太极拳论》之总纲。太极拳自问世以来就凭借神奇的健身功夫及深厚的哲理名扬世界。因此,国内外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在学习太极,可谓是“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能利用太极的功夫结合中医为人治病更是少之更少!董振峰先生便是这极少数之中的佼佼者。他在练好太极的同时还为很多亚健康人士带来了福音。
董振峰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亲切交流
董振峰何许人也?他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疗法?又是如何为亚健康人员治病的呢?近日,他在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首座绿洲小区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周易新闻网的独家专访。
董振峰,男,1955年出生于广西,父亲系南下干部。他博学多才,在少年时就展露头角,流露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自幼研习经典古籍,八岁时就曾经跟前国民党一高级保健医学过疏通经络点穴等手法。十二岁就为校医助理,插队时成为赤脚医生。后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强化了对中医临床的实践。
“无论中医学还是太极拳,其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最后都要落实在脏腑功能上。中医学中的脏腑经络学说是其核心部分,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各有专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且在五脏与形体外窍之间,五脏与情志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五脏之健康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关键所在。在中医经络学中分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太极拳以通任督二脉为基础,要求 “以气运身,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又讲“运之于身、发之于毛”。故而通过太极拳的导引吐纳,自然而然地调节了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这样可以消除经络气血盛衰不调,和经络气血逆乱阻滞等致病因素,同时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董振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董振峰和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陈小旺在一起交流
据熟悉她的董氏家族成员董音媛介绍,董振峰二十六岁开始研习杨氏内家太极拳与大雁气功。为把太极功夫练就好,他遍访名师,不断研习,八十年代初就拜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董海川(清嘉庆年间)的第四代传人刘敬儒老先生为师。后来又被吴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先生纳为入室弟子,也曾得到多位名师指点,后内功初成。即打通周身经脉,单凭肉眼查病便可“入木三分”。
由于董振峰这种特殊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加之他先天的灵气和悟性,造就了集百家之长的一代太极医道大师。他不同于学院派培养的医生,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更符合中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即医武同源和师徒传承”。因此,“医武同治”、“内病外治”、“未病先治”成为董振峰患者治疗的特色。
董振峰和武当派第十四代掌门人、张三丰太极拳传承人游玄德道长在一起交流
习武为强身,学医为济人,两者密不可分。中医与太极之间还存在着更深层的联系:“中医注重分别阴阳五行,强调阴平阳谧;太极讲究刚柔相济,阴阳无偏。”因此,董振峰以“医武同源”来阐释太极与中医之间的关系。
董振峰因太极武功与中医结合的特色,他的诊病极其精准,通过望闻问切准确的说出患者全身的骨骼及内脏状况,病因病原,凡是被诊断过的病人无不叹服神奇。可以说他的手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很多被董振峰看好的患者都称之为他为神奇的太极神医!
据记者采访时了解,董振峰对因经络阻塞,气血循环不畅而导致的内科疑难杂症(如中风偏瘫、头晕症、美尼尔氏综合症、帕金森氏综合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外科(如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等)、心理科(如抑郁症等)、治未病科(如延年益寿、中医养生驻颜等),只要经过一两个疗程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
随着董振峰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邀请他治病的人也越来越多。1997年应邀到泰国巡诊,治疗疑难杂症不计其数,深获当地人民爱戴。在泰国,他治疗过侨领、富商、泰国明星以及政界要人,可以这样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受惠于他。
为了将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董振峰在泰国开医馆兼设武馆(后泰国政府为董老师授予医师证书),治病授徒为业。后来以至于美国、澳洲、德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病患都慕名前来求诊。
董音媛女士因跟腱损,积液,囊肿伤住院三月未果,后通过种种途径找到董振峰,以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希望董老师出手救治,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完全康复。此时董音媛激动、感动。为了让更多跟她一样的患者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经过多次和董老师协商,把董振峰先生挽留在了北京。
董振峰的助理董音媛女士接受记者的采访
自董振峰在北京开办董氏太极医道养生会所以来,全国各地来找他治疗的人不计其数。当很多亚健康人士知道董氏疗法不打针不吃药,运用太极疗法就可以为患者减轻痛苦时,很多人都希望拜他为师来学习这些独门绝技。而董振峰也慷慨的将这些宝贵经验传于后人。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这门传统文化给更多亚健康人群带来福音。(记者:许顺喜 摄影:刘广庆)责编:王栓虎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