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书籍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易学书籍 > 正文

为什么要回到易经?

更新时间:2015/3/1点击次数:11960次
  来源: 编辑:

《大时间》余世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大时间》余世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易经向来被誉为“群经之首”,因其艰涩难懂,解读易经原典者自古以来代不乏人,但解读易经的著作多停留在猜谜、训诂、算命附会的层面上,大众仍苦无一部通识简易的著作。余世存新作《大时间》取伏羲先天卦序,按照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演绎体例,第一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证实易经是三代以至先秦中国人的日用卦历,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由此探讨了卦时与现代人的关系和命卦与个体命运的关系,目的在于把群经之首的易经原典真正还给读者,充分体认和感悟明心见性、乐天知命、自觉自悟、协同进化、唯变所适的人生境界。

  壬辰春日,我开始了本书的写作。整个过程很痛苦,也很快乐。有时候坐在书桌前四五个小时,高度紧张,几乎不起身,只能收获一千来字。写到最后,真是因缘际会,我大病一场。在病中,我想起这本书,似乎难以名状,难以向朋友表述我写的是什么;但我很肯定地说,这本书算是我对父亲交的答卷。我要把这本书献给父亲的在天之灵。

  十来岁的时候,每到春夏之交,父亲经常会串门,回家后高兴地告诉母亲说,问清楚节气了。惊蛰、谷雨、清明、芒种……这样的字眼早就印在我心里了。父亲说,节气很重要,早一天晚一天都会影响种子的成长,影响收成。“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我当时并不相信,以为早一天跟晚一天有什么差别。当时农村懂得节气的人不多,他们之受尊重,却是我知道的。乡下人有时候会说,搞那么科学做么事;但在播种这样的“大作”上,他们是虔诚的、严肃的。

  很久以后,也就是前两年到大理,我再度回到乡下生活。那种农耕文化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回来了。我首先发现了,极古远的时间跟极僻远的空间的有机联系,诸子百家那里的文化原来在偏远的农村有着生动的存在。其次,空间感的扩大,带来时间的绵长。而时间空间的合一处,有着我们宇宙生成的目的和逻辑。因此,农耕文化构建的宇宙模型,既是对时间空间的捕捉,又是对有限生物的必然规定。

  我们能够想象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春天的风、雨、雷、阳光的行处和分布,影响到全年的收成、疫情;春风化雨百日行,春天的第一场风刮过,一百天之后,肯定是一场降雨……我们能够想象农作物的记忆一如数学般准确吗?当三月初,豆类需要肥料的那五六天里,天地的阴阳比例构成的象数正是雷火卦象,天雷地火,给予大地的养分足够豆类疯长,是以先人发明了“S”字以预言年成的丰收……当作物如小麦需要雨水灌浆、灌浆后需要风干饱满之际,天地间的阴阳象数也正好是水天之需、风天小畜……

  当时,在大理跟彝族人、白族人相处,我已经研读了很长时间的易经,只是我仍未理解易经跟这一宇宙模型的关系。在诸子之前,在书经、诗经、礼经等等之前,我们文化只有易经,那样简单又包罗万有。易经是怎么来的?易经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易经如何用?易经是否真的能够预言天下的命运,或者说,易经是否规定了人的命运……这样的问题一度折磨着我。

  我为此给学界的朋友写信,请他们“有以教我”;我甚至打听到孟子易的当代传人,准备去拜访;我还一次次地抄录易经;季蒙、潘雨庭等人的易经著作几乎被我翻烂……但是,从后人或今人的解读中,易经被复杂化、玄学化了。虽然,在研读易经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易经的起源极其简单,只是我们需要用更为繁复的方式来表述它。一如西哲把万物解构还原为原子,我们中国人把宇宙万物还原为阴阳,一切都是阴阳的排列组合,阴阳决定了象、数、义、理,阴阳的类聚分化记忆演化出了大千宇宙。

  我想象先哲是如何把握世界的。2600年前,韩宣子到鲁国,有机会看到了易象等书,他感叹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在当时,最为稀缺的知识无过于天文历法,所谓时间空间的规定,这是农耕社会收成的法宝。制历授时,尧舜禹如此相传的,其实是生产生活的合时空规定性的规则。我们今天所谓的挂历,在先人那里,其实就是易卦的卦历。易是韩宣子看到的这一秘密,又是指导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

  但对我来说,真正突破到这一点,要感谢张桢先生。这个西北黄土高原上的退休老师,业余时间写了大量的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易经的解说。张桢先生以数学老师的精确性,把易经64卦的时空起止计算出来。自汉儒之后,千百年间的易经研究者多忘了易卦的历法功能,忘了易经的时空特征。张桢先生不仅强调了易经的这一特性,而且指出易卦的计数功能、文字功能……我为此去渭南澄城县冯原镇去拜访张桢老师,我确认这是一个流落在民间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只是因为际遇,张桢先生未能浮出思想史的水面,但他在学院派和江湖术士之外,贡献了自己的心力。

  我决定在众多研究者的基础上撰写我对易经的理解。我想象先人在无时间、空间中如何确定生存的坐标。在大地上生活,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而太阳之于生命的重要不言而喻。太阳就是先天太极啊。百花开了,日子暖和了,太阳一天天朝自己走来,看着地上那根测日线的木棍拉开的阴线一天天变短; 要甲个甲日的轮回还要漫长的日子之后,即要十几个十天之后,阴线没有了,这一天的白天是最长的; 自这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过后,太阳一天天离自己而去,阴线一天天变长,直到漫长的冬天。这样漫长的积累,记忆,让人们以划直线、折线的方式将太阳的运动轨迹分成阴阳两仪。继续划分,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一年四象出来了。继续划分,八节八卦出来了。

  雷、火、泽、乾、风、水、山、坤,太阳运行即后来说的一年八个阶段划分出来后,先人命名为八卦。再一次细分,不再是加法,而是以八卦叠加的方式将一年划分成64个小气候或小时空。每个小气候都是由两个八卦组成的象数决定其性质、功德。是以冬至后是坤地与雷的结合,这是一阳来复的复卦; 五六天后小气候变成了山雷颐卦;再五六天后,小气候变成了水雷屯卦……如此直到冬至前的山地剥卦和坤卦。这就是先天伏羲易序。

  每一卦的德用决定了此一时空的生产生活,这一必然、应然和果然状态,在引申之后,成为人们生存的指导原则。易经即是如此简单,却能有效地指引人们的生活,它是三代总结出来的文明成果,一度为上层垄断,由上层向民众发布一年四时八节的知识、吃穿住行、婚丧嫁娶。后来,它传播开来,被人们不断填充新的材料、发现发明,变得繁复,成为群经之首。易经奠定了、支撑了一个东方的文明。

  这种对时空的把握既是模拟的,又是数字的。这种思维方式是类比的,经验的,又是记忆的,却无意中暗合了世界的生成演化方式。虽然,春秋战国之后的思想家们在易经基础上,发明了更简便的方法,如五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月历、风水学、医学、养生学等等,来取代易经的部分功能。但易经的原创之功及其现代转化仍有待我们挖掘,在江湖意义上,易经在今天仍大行其道。

  易经是实用的。这也是秦始皇以来易经不绝的原因之一,这个世界生成模型使一代一代的人投入其中,去把握人和造化的秘密。但是,我读易经,发现不仅算卦者不曾完胜,就是对易卦的解释,也不曾有人做到全然的理解。我自己有过解读一卦时豁然开朗的发现欢乐,但仍有部分卦,我们已经永远难以理解当初何以如此系辞了。好在观象系辞,得象即可忘辞,辞义远非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观象理解我们在时空中的位置。

  什么是时间?在我们这个有效也有限的太阳系内,时间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所具有的能量,时间不可能独立存在,其运动有参照,其能量释放大致均匀。科学家们测算,一年时间并不固定,只是大体固定,365天或366天。此前可能更短;此后可能更长,据说会到一年384天或390天。这样说,我们就能理解国家、个人的发展为什么有快慢,黑格尔说有的地方是没有时间的国度,因为它没有参照,它只跟自己比,只顾顾影自怜自吹自擂;有的人一生等于白过,因为他没有生命能量的表达……

  什么是空间?空间是能量结构。这种结构是多维的,不仅只有三维。通过无线电和互联网,我们知道,意识可以在虚拟的泛空间里交流。如果不在一个同质的空间里,我们永远不可能接收到他者的美善或恶意。

  我们的先天之命或后天之运,就在时空中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方位结构里,由此,我们的生命能量不尽相同。我们努力,仍有不同的遇合或结果,即在这种能量的获得、释放和遭遇不同之故。大易之道,最重时、位,原因即在,初爻之时位者跟上九上六爻位者难以相互理解,不在其位,不解其意。生命确实平等,但这种先天之命和后天运位之不平等,有待于人们的努力去抹平。

  悲观的人们以为这是一种宿命。但自宇宙诞生以来,世界就在累积记忆中前进,借用柏格森的说法,这种阴阳的积累排列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进化冲动。宇宙系统、地球生物系统、人类系统、个体世界系统依次在演进中诞生,其目的在于后来者的个体对宇宙的模拟、自觉合一。个体在这种合一里回馈宇宙,并享受创造的快乐。

  个体在时空中的位置自觉,即在于发现自身的时空特性,并依从它建立起跟外界的有效交换方式。在个体系统中,时间即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力具有的能量。一个人生命能量的长度、密度、热度,决定其人生的价值。而人生自觉,就在于跟外界能量交换中,不断地增长、增密自身的创造性能量。易经的吉凶悔吝指导,正在于集中而非耗散能量,在于有效利用生命的能量。让每一个体一如太极太阳那样,照亮自己和周围。孔子说,假我数年,我于易彬彬矣。他成为真正的太极,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在当时的空间里难行其道,却穿越了时间以及更大的空间,为今天的全世界所尊重。

  易经是为君子谋,为君子忧患的。对于小人,对于口腹之欲、食色之性的人,对于没有度过口腔期的人,易经的训导似乎无济于事。但小人的命运在易经里也写好了。也因此,我们中国人有此原创性的经典,却不得其用。我们多把它看作趋利避害的教导,把它当作乡愿犬儒的指南,却很少想到它是如此积极地提升并增富了生命的能量。对于大易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雅典的公民们就发现了一种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生存,苏格拉底说,不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这种反思,即是生命能量的提升。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是以西方人荣耀上帝,荣耀大道,而成全了一个个的自我。两相比较,在易经诞生的国度,反而少有个体的成就。这是一个痛心的事实。

  因此,我不揣浅陋向读者奉上我对易经的解读,即是希望我们从先哲的成果里获得对宇宙和我们自身演进的认识。传说2012年以后旧时代结束,伴随时代结束的还有各大文明自私自信的经典,新的时代需要极为简易的认识,这种认识,非易经莫属。

  跟其他文明传统的经典不同,易经是自伏羲到春秋以来数千年的遗产。其他经典,或一人一团体一时之结晶,惟易经是大陆中国东南西北四至、春夏秋冬二分二至、数千年间时空中的消息。今天,我们借历史之上帝的眼光,可以想象或“观看”地球上东方大陆上的人民和自然的生息。这些蚂蚁一样的地上个体,在无序中生活,却渐渐显现出必然的德性、品质和遭遇。即使它们左冲右突,仍在山泽水火雷风乾坤的支配下,他们冲突得剧烈时会夭折,他们顺应时会适得其所,他们健行时会日新又新……

  在我们这样观看的一瞬,地上的人事代谢已经数千年。其中人生百年的规律、人世聚散的吉凶等等重复了无数次:在某个时间点上,他们必然祭祀亨通;在某个时间段内,他们能够利涉大川;在某个时候,他们南行南征吉利;从某个日子算起,到多少天之后,他们必然能见到小鸡孵化;太阳回来后的多少天内,他们必然多有口福……这些宏大又具体而微的自然和人间之“象”,也为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思想家们捕捉到、把握到了,他们观象系辞,以照相般的精准记下了自然和人间的“秘密”。这就是易经。

  易经以一个太阳年为中心,将无数太阳年重复发生的自然和人事之象归纳总结,说明一个太阳年中的人间轨迹,这也可算为先天之命运。后来者,无不遵循。

  因此,不难理解,这些数千年时空间的自然和人事消息,其规律,其模型,其参数,同样适用于现代中国,适用于北半球的人类世界。这由当代国际社会的建筑、卫生预防等节日跟易卦时空之义相同即可证明。更为匪夷所思的是,由此足够规模时空演绎出来的参数模型,不仅大至适用人类世界,也可小至适用个体人生,是以易经诞生以来,中国人就以之测算个人的命运。这种宇宙间各种系统的内在同构,正说明一切系统演进的合宇宙目的性。借用佛家的语言,易经是三千中千世界,却也适用于三千小千世界,适用于三千大千世界……

  在时间中出生的人,必然有着不同的命运,震卦时段的人身心雷动,离卦时段的人灵秀,兑卦时段的人欲仙欲死,乾卦时段的人健行,巽卦时段的人注重声名,艮卦时段的人内省……这种必然的规定性,一如空间中出生的人,北方人高大沉稳,南方人灵巧,欧洲人明于利和理,东方人明于礼和义,自然,大陆中国人生来熟悉道德,美洲人长成即受上帝爱护……易经对个体展开示现的轨迹即命运有着恰当的总结。这一结论至今有效。

  孔子五十而读易。传统易因多次变乱次序,使得易经系辞一如天书,多不可解,使人一旦读易,而晦涩难懂得耗费岁月心力,穷经皓首难有收获。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今天,易经以新的简单面貌示人,开卷有益,随时翻阅而有得。读易可使我们明心见性,乐天知命,自觉自悟,协同进化,惟变所适……用古典中国人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责编:许顺喜

0 条评论
不想登录?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 高端访谈 | 周易研究 | 周易知识 | 安阳周易 | 建筑风水 | 人居环境 | 经典案例 | 周易预测 | 人员查询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投稿邮箱:zgzyxww@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周建13991001616 方长满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周易新闻网版权所有,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3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