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新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周易新闻 > 正文

黄信阳: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更新时间:2020-06-30点击次数:6824次
  来源:中国周易新闻网 编辑:许顺喜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我们从传统文化中能够汲取哪些智慧呢?本文简要叙述三个方面的智慧:其一、修身立业的智慧;其二、管理用人的智慧;其三、平安生存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我们从传统文化中能够汲取哪些智慧呢?本文简要叙述三个方面的智慧:其一、修身立业的智慧;其二、管理用人的智慧;其三、平安生存的智慧。下面分别简述之。

一、修身立业的智慧

1、修身为本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就告诉人们三四十岁是决定人一生最重要的阶段。儒家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的终生奋斗目标,而三四十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时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中的一段话,是儒家入世说的经典。全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跟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真知灼见。研究万事万物获得真知灼见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再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老子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国政和,则上下相宜,百官尽职,百工尽技,百姓安居,百业兴隆,社会稳定。老子曰:“修之于国,其德乃丰”。家道和,则父慈子孝,六亲和睦,家道兴隆。老子曰:“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人身和,则五脏清凉,六腑调适,心旷神怡,身心安泰,尽其天年。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人类社会因其有更高的智力,有复杂敏感细腻的情感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所以与“道”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如《道德经》所言:“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人类社会复杂的社会矛盾、曲折的发展历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人能深刻认识“道”与“和”的意义,尊“道”贵 “德”,规范行为,科学发展,则完全可以化解各种矛盾,轻装前进。

2、何以修身

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想一生有成,在做事之前,先学做人,就是要修身。如何修身?孔子对于修身的要诀,提出了五个字:温、良、恭、俭、让。温,就是温和稳重。不走极端,善于自控。良,就是慈爱、善良。恭,就是态度恭敬严谨,无懈怠之心。俭,就是节约。让,就是谦虚。

修身,特别重要的是——做人要诚信。人“无信不立”。“无信不立”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答道:确保充足的粮食,善战的军队以及人民的信任。子贡再问:“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呢?孔子答道:“军备”。子贡继续追问:“不得已再舍其一,又该如何?”孔子答道:“粮食。”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把信义看作立国的第一要素。孔子认为无信用不能安身立命,人如果信用全失,与禽兽无异。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是信的基础,诚和信是不可分的。老子道德经,提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认为管理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会信赖,国家就不能立足。这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个社会的诚信就是我们的身家性命,不好好爱护,甚至还要透支,灾祸就会临头。

此外,还要常思己过。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段话是讲: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是高明的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或假装知道,是真正的毛病之所在。圣人已经很完美了,却时刻忧虑自己的毛病,时时检查自身的毛病,因此才能真正的避免过失。

3、立业先立志

“三十而立”,“立”就是立业。立业是艰难的。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总之,立业必须先立志。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4、立业必须确定目标

要想立业,确定目标是很重要的。所谓“知止而后能定”,这个“止”就是目标。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正确地设定目标是件很重要,也是很难的事情,知道你要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够真实的把握自己的行动的意义。

《大学》开篇的第一段即开宗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正确地设定目标,真正地把握自己的行动的意义,然后才能确定志向,确定志向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后才能安稳,安稳后才能考虑周详,行事周详才能达到“至善”这个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通晓它们的先后次序,做事抓住根本,那么就能接近“道”了。

5、立业过程中正确对待困难

在立业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要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老子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在事业发展非常顺利时,当然是好事,但不要忘了“高处不胜寒”。不管在上面时候,都要把握一个高度,懂得直上云霄,也要循序渐进。飞得高,眼前一片空旷,以为没有了障碍,就容易忘乎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危险,往往会摔的更重,反而由福变祸。反之,企业不景气,面临危机,似乎是“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人冷静下来,进行反思,才会真正发现自己在经营管理上的毛病,并下决心去加以整顿、改革,使企业出现转机,这样,这个“祸”又变成了“福”。

老子把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作为事物发展的规律,称为“反者道之动”。他把祸福相依,损益互换,作为道的作用所在。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反面转化,这些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精华。一般说来,当企业处于不利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是危机是坏事,但它又是把双刃剑,危难之后就是机会。对个人来说,正确对待困难,会激发斗志,完成常态下难以完成的事业。

二、管理用人的智慧

1、自然无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小鲜,指的是小鱼。烹煮小鱼,不能常翻动。翻动太多,乱搅一气,会把小鱼翻破了,搅烂了,烹鱼不可乱翻,乱搅,这是客观规律。不乱翻,不乱搅,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治大国也是如此,也要按客观规律去办。同样,企业也要按客观规律去进行管理。

老子书中多次提到“道法自然”一词,“道法自然”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要“道法自然”,实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最高管理原则,是一个普遍使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实行“无为而治”, 就要求管理者要把握宏观指导,对具体部门操作,不乱加干预。同时,把握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与严肃性,责之以成,使下属“有为”各显其能,调动全企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企业厂长、经理有些方面对员工并没有做出硬性的制度规范,员工却无时不在企业中感觉到“制度”的存在,就说明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了作用,这就是达到了管理上的“无为而治”境界了。

2、以和为贵

孔子崇尚“和”。和,这是孔子民本管理思想的基石。孔子的弟子把这一切归结为“和为贵”,强调中和,和谐。儒家讲“怒道”,历来提倡“中庸”。理学大师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做事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轻易改变叫做庸。行中,这是天下的正道,用中道,这是天下的公理。中庸的基本要义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做到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认为坚持中庸原则,就可以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但也并不是一味地讲“和”,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如何做到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呢?孔子认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说的是:对人施以恩惠而不浪费,让手下的人努力工作,而他们并没有怨气,追求利益而不贪婪。心情平和而不骄傲,表情严肃而不凶猛,如此才是恰到好处。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意思是:管理者讲求礼仪,被管理者没有人敢不尊敬他。管理者讲求公道,被管理者没有敢不服从他。管理者讲信用,那么被管理者为情所动,不会不讲真话。

3、为人谦下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用人的人,必然谦虚待人,居人之下。对领导者来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待人才。人才一般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孺子不可辱,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难以全心全意为你服务。领导者的地位低下时谦下比较容易,而地位高时谦下就比较困难。所以老子强调“大者宜为下”,即越是居于高位的强者,越要“善下之”。

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认为,做人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即“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再请看《易经·屯卦》,其中有这么这一句话:“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即高贵者仍能低调做人,谦虚谨慎,才能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发展。

4、尽人之智

选人用人是企业家最大的学问。《韩非子》中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这里“君”的原意指的是君王,但这段话的意思也可以引申到我们普通人,就是说,如果你能用几个人的力量,可以是中等的人,如果你能把别人的智慧集中起来为你服务,你就能成为最上等的人,大智者不单纯依靠个人的智慧,而是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的智者,并不突出个人,总是集众人之长而成大智大勇,成就大业。

5、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几句话出自《左传》。从中,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启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问题是随时存在的,在好的时候,就要想到不利的时候,随时做好应对不利局面的准备,只有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时时检查自身的毛病,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损失的扩大。

三、平安生存的智慧

1、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太上感应篇》告诫人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凡人的祸害福利,原无一定的门路,只在人自作自受。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体一样。要深信 “积善之家天必降福,积恶之家天必降祸”。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为人“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但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于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心。

现实社会中,有许多权贵、富翁,虽然荣华富贵却为富不仁。常言道:“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作恶不报,直到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积德虽无人见,善恶自有天知。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天道如大网,虽然很稀疏,但是没有漏失的。作恶多端的人啊,逃不出上天的惩罚。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作了恶,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子孙幸福着想。殊不知,这是在害子孙啊!在这点上,人们应当向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马光学习,他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2、上善若水 和谐相处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指出:“上善若水”,并教人做到“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其内容关涉生存环境、心性修养、交往规则、社会秩序等等。“居善地”说的是居处者要善于爱护运载万物的大地;“心善渊”说的是心地要静默如江海之渊深;“与善仁”说的是“泽物无私”,待人真诚纯朴;“言善信”说的是言辞应如潮水之进退,出而有征信;“政善治”说的是为政者应如大海之居下广容,以柔胜强;“事善能”说的是做事应遵循“载重浮轻”的原理,顺势而成就事功;“动善时”说的是行动应效法水消长不失时机的品性。

老子教人与人为善,他老人家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我给别人的越多,我自己的变得更多。老子所说的显然不是物质或金钱,而是另有所指。譬如,我在帮助别人时,虽然出钱出力,但是内心却有充实愉悦之感。这是人的心灵能量,是人的精神境界。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方可和谐相处。

常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与《诗经·大雅》中的一句话意义相同,这就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我以桃”是受恩,“报之以李”是感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际交往中的君子美德。孟子说:“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一个人交友应立足于善和真诚,而不是立足于实用,与人为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

3、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老子告诫人们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没有什么祸害比不知足更大,没有什么灾难比贪得无厌更大。人类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无休止地追求名利,结果必然是招致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损失。因此,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只有知足、知止,才能“不辱”、“不殆”,才会平安长久。

201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回答中外记者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其中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出自儒家的《诗经》,其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道教的《道德经》第六十章。道教经典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 语

一般而言,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儒、释、道三教文化。我们仅从上面所略述的道家、儒家之要义,便可知其对人生修养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其典藉,汲取其中的智慧,对于完善人格修养、提高人生境界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责编:许顺喜

0 条评论
不想登录?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 高端访谈 | 周易研究 | 周易知识 | 安阳周易 | 建筑风水 | 人居环境 | 经典案例 | 周易预测 | 人员查询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 主办:中国周易新闻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24号 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新闻纠错热线:010-53673508 监督电话:13683101150

投稿邮箱:zgzyxww@126.com 本网法律顾问:周建13991001616 方长满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周易新闻网版权所有,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3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